智齿拔除后疼痛是常见现象,多由创口创伤、局部感染等原因引发。针对不同成因,需采取对应的缓解与治疗措施,如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等。
1、创口创伤:拔牙过程中,对牙龈、牙槽骨的切割、分离,以及牙齿拔除时的牵拉等操作,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,引发创伤性疼痛。这种疼痛在拔牙后即刻出现,一般在1-2天内较为明显。拔牙后24小时内可采用冷敷的方式,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拔牙侧面部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-2小时,可使局部血管收缩,减轻肿胀和疼痛。疼痛较明显时,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,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。
2、局部感染:拔牙创口若发生感染,会引发炎症反应,导致疼痛加剧,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,常伴有局部红肿、发热等症状。此时需加强口腔卫生清洁,饭后及时用清水或温和的漱口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,减少细菌滋生。同时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,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,前者对常见需氧菌有效,后者针对厌氧菌,二者联合可覆盖拔牙创口可能的感染菌群。若炎症导致局部肿胀明显,还可配合使用消肿药物,促进淋巴回流,减轻肿胀,缓解疼痛。
此外,还可能是邻牙损伤导致的。拔牙过程中若操作不当,可能会损伤邻牙,导致邻牙出现疼痛,表现为冷热刺激敏感、咬合疼痛等。轻度的邻牙损伤,可先观察,避免用患侧咀嚼,减少对邻牙的刺激,一般随着邻牙牙周组织的修复,疼痛会逐渐缓解。若邻牙损伤较严重,如出现牙折、牙髓炎等情况,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,可能需要进行补牙、根管治疗或牙周治疗等。
拔智齿后的日常护理
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、漱口,防止血凝块脱落引起出血。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,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时避开创口,避免损伤。饭后用清水或温和的漱口水含漱,减少食物残渣残留,降低感染风险。拔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,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、软质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、鸡蛋羹等,避免食用过热、过硬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防止刺激创口,引起出血或疼痛。避免用拔牙侧咀嚼,尽量选择另一侧进食。同时,保证营养摄入,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物,如牛奶、鱼肉、新鲜蔬菜水果等,促进创口愈合。